留在农场的知青
知青年代过去了,但6连有几个依旧留在农场知青的命运,一直让我们很是揪心。
天津塘沽的知青王秋兰,就是一位留在农场生活而让人倍感心痛的小妹妹。1996年4月,我和另一个北京知青戴凡(已故)回连队探望,当时的分场书记鲍长忠用高音喇叭喊了很久,秋兰妹妹始终没有露面;2009年8月,我们再次回访6连,还是没有见到王秋兰的踪影,秋兰的同学刘淑华夫妇,在她家见到了她87岁的公公孙律明;如今6连职工集中搬到农场的场部,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,王秋兰终于露面了。虽然本人始终没有与她说过一句话,但同为知青却不同的命运,让我们感到久久地心痛。
王秋兰(后排左1)
王秋兰的公公孙律明(2009.8)
齐齐哈尔战友阎长安,也是一位留在农场的知青。我三次回农场都见到了他。前两次见面阎兄的生活十分清苦,马京章和纪龙还对其进行了家访,有2009年8月的照片为证。那时6连留在农场的知青生活都很苦,毕竟他们很难适应长期务农的生活环境。如今6连的知青和多数老职工都搬到农场场部,生活环境改善了许多,但我们的阎兄已经貌似未老先衰的老大爷了。
北京战友与阎长安(右2)的合影(2009.8)
阎长安在6连的陋室(2009.8)
还有一个已故的齐市知青陈宝安,他生前的户籍也在农场。1996年4月,我和戴凡在齐市的一家菜市场里竟然碰巧遇到了他。当时他正指挥几个小兄弟搬运蔬菜,让人非常遗憾的是,他居然认不出我和戴凡了?我还跟他提起当年在大兴安岭时,天津坏小子曹建生编的顺口溜:“牛皮哄哄杨少球,咋咋呼呼陈宝安,投机倒把孙律明,勤勤恳恳曹建生。”当时陈宝安那一脸茫然的样子,真让我们惊诧不已,莫非是过量地饮酒喝坏了他的脑子啦?他的已故太太李桂荣,还是我的同班同学呢!
姐弟情深
进入了计算机的网络时代,我们这些曾经面朝黑土背朝天的下乡知青,其文化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。由于本人喜好在网上侃大山,相认的姐们也一天天地多了起来:有齐市的朱凤贤、曹维敏、齐敏;哈市的牛芝梅;天津的张佩伟、杨桂品、郭玉华;上海的沈一莉、李小平、刘晓敏、孙家音、刘兴月;还有北京比俺大7天的姐姐牛俊敏……各个战友姐几乎都是俺的网友,与其每一位姐姐的交往,都有着很多有趣的故事。这里恐怕还遗漏不少的姐们,恕俺不一一赘述了。
与朱凤贤姐在齐市火车站的合影(2009.8)
这次黑土地之行,也发生了几个有趣的故事。从鹤山农场返回齐市,我们徒步向一家餐馆进发。当俺看到朱凤贤、曹维敏两位战友提着两个大提兜,步履蹒跚地前行时,立刻赶上去关切地问道:“重不重?需要帮忙吗?”两位姐姐立刻将提兜转交给我,并笑眯眯地打趣俺道:“真没有眼力价,早就应该过来帮忙了嘛!”呵呵,真是熟人不讲理了哦,我接过来低头一看,原来是农场采摘的两大提兜黄瓜,足足有三四十斤重呢!一路上俺大汗淋漓,没有人知道俺当时正在发烧,我也绝不能说,谁让俺是男子汉的呢?^_^
与郭玉华姐在齐市文化广场的合影(2013.8)
第二天下午我们各地的战友就要分手各奔东西了,晚上天津战友郭玉华前来辞行。临别时她塞给俺一盒名贵的故乡茶叶,俺真是有些受宠若惊了,可我又怎样才能回报战友姐的盛情呢?次日早上,我将爱不释手的《兵团岁月》送给了郭玉华,当我看到她因惊喜而瞬间涌出激动的泪花时,俺立刻背过了身子。这本珍贵的画册,我原准备转赠给原创摄影者张赵来的,但俺必须先弥补一下眼前的燃眉之急了。各位看官可千万不要笑俺重色轻友,其实事前我已疏通好去哈市参加45团联谊会的老同学马京章,让他会议期间代俺再购三本相册,岂不就一举多得了吗?
战友情,似海深。姐弟情深的故事,将不断从我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涌现。
游览扎龙自然保护区
2013年8月7日清晨,6连的战友一起乘坐大巴,前往齐齐哈尔的游扎龙自然保护区。扎龙是齐市郊区的一大片湿地,以养殖各种野生的鹤类飞禽特别是丹顶鹤而著称,齐市也因此而成为名副其实的鹤城了。
在大家即将入园之时,传来天津战友孙晓梅突然病故的噩耗。消息传来,很多战友都流下了感伤的泪水。6连战友凡是认识她的人,对她都有很高的评价,三年前,北京知青前往塘沽看望战友时,还是孙晓梅牵头接待的我们。想不到她竟然英年早逝,祝晓梅战友一路走好。
老天爷像感悟到各位战友的心思,一阵阵的凉风吹袭和雷鸣电闪,时而还散落几滴哀伤的秋雨……当看到漫天丹顶鹤的嘶鸣之时,战友们情不自禁地与其一起呼喊了起来。
精彩视频:游览齐市扎龙自然保护区 (鸣谢编辑制作者沈一莉)
旭光6连战友的豪华阵容
上海战友蒋有杰伉俪及爱子(2013.8)
沈一莉伉俪和刘兴月(中)
比俺大7天的牛俊敏姐(中)玩得好开心
双鸭山战友的合影
豪爽的刘兴月姐在踏浪
面对风雨欲来的天气,丹顶鹤坦然自若
尾 声
短短三天的黑土地之行就要结束了,部分即将离别的外地战友在齐市火车站最后一次合影。
再见了,让人魂牵梦绕的北大荒!再过十年二十年,只要我们活着,我们还要在这黑土地上聚会重逢。
(全文完)
评论